
新華社北京11月15 日電 11月16 日出版的第 22期《求是》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幾個重大關系》。
文章強調,隨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深入推進,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不斷深化??偨Y新時代10年的實踐經驗,分析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,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,正確處理幾個重大關系。
文章指出,一是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。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相輔相成、相得益彰的。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,生態優先、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護才能實現。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中,我們都要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。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,把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前提和基礎,自覺把經濟活動、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。通過高水平保護,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、新優勢,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,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,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。
文章指出,二是正確處理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。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,需要統籌考慮環境要素的復雜性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、自然地理單元的連續性、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。(下轉二版)
文章強調,隨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深入推進,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不斷深化??偨Y新時代10年的實踐經驗,分析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,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,正確處理幾個重大關系。
文章指出,一是正確處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。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相輔相成、相得益彰的。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,生態優先、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護才能實現。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中,我們都要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。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,把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前提和基礎,自覺把經濟活動、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。通過高水平保護,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、新優勢,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,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,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。
文章指出,二是正確處理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。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,需要統籌考慮環境要素的復雜性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、自然地理單元的連續性、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。(下轉二版)
本版主要新聞